校園藝術景觀巡禮之一

IMAGE

       走進興大校門,感受到的是黑森林的靜謐,看見的是沿途綠色成蔭的街道,中興湖的豐富生態,阿勃勒季節飄下的黃色雨景,在這四季風情各異的景色中,大家是否有注意到在平常上課、上班、遊憩的路徑上,錯落著不平凡的校園公共藝術、書法刻石呢?這次就帶著讀者從興大校門口、惠蓀堂、黑森林,沿路走至人文大樓、管理學院及法政學院,閱讀其中不言之教,同時瞭解藝術家生平成就。一段人文化育的藝術步道即將展開,請放慢腳步,看看校園中的美學,同時也是興大人文薈萃的呈現,達到藝術即生活,生活即藝術的況味。
       舉目所見的第一棟建築物就是能容納近四千人的「惠蓀堂」,中部重大展演活動經常於此舉辦,為興大著名地標之一。2009年惠蓀堂前草坪出現了石陣遺址,這是由當代傑出雕塑家涂維政所創作,其擅圖騰雕塑,喜好於創作中蘊含各種意義,自成風格,不似傳統原民圖騰以圖像、符號來傳達意境,而是將中興的校徽(精神)、特色、印象以數位碼呈現後,刻於花崗岩上,造就了獨一無二的《中流砥柱─中興傳奇》,強調科技與人文共榮、過去與未來的指標性公共藝術,塑造兼具傳統與現代的全新藝文氣息。
       經過惠蓀堂轉角右轉,迎面而來一巨大刻石,這塊高3.4公尺、寬4.5公尺的白色花蓮紋石所刻「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四句,出自《論語‧述而篇》,是孔子闡述進德修業的方法,可以視為儒學思想之總綱;道、德是內在的哲學思想,仁、藝是外在的行為準則與知識技能。《孔學要旨刻石》時刻提醒路過師生以此自勵,在學業職上能持之以恆地學習。其創作紀實:「余於民國九十年承乏中文系務,輒思有以勉諸生於學者,幸得王靜芝、汪中、陳其銓、杜忠誥諸先生同意,惠書孔學要旨四句,裱框懸於系辦。林景淵教授見之,云:何不鏤諸貞石,藉傳久遠, 以廣視聽。眾議曰可。爰經李建福兄商請倪燦溶系友全額贊助,呈報顏聰校長,擇定現址。鄭詩華總務長、藝術中心張豐吉主任、蔡清標教授玉成其事,董崇選教授英譯。林白設計師覓石鳩工,卒成巨觀,為校園精神砥柱。」(《興園息游-陳欽忠書法展》專輯第51頁)。透過四位當代書法名家之手,不同的字體、線條與力度,展現各自書家風範與氣韻,讓人看見書法之美,而刻石後方更備載中英文簡介,十分精美,成為校園指標。
       經過《孔學要旨刻石》往前走,一路感受「黑森林」針葉林區灑落的溫暖陽光,前方即為「人文大樓」,是興大文學院所在,更是文哲之源,眾多碩學鴻儒在此講習,建立淳厚學風。前往入口處矗立著一塊刻著《文學院》的石碑,這是臺灣書法名家臺靜農的墨寶,1984年中文系朱廷獻教授向其師臺靜農教授請到墨寶,刻於石碑,遂成為文學院的地標。
       臺靜農(1902-1990),二零年代鄉土文學代表作家之一,一身古著,帶著圓框眼鏡,散發著民初文者氣宇,長期任教於國立臺灣大學,1985年獲頒行政院文化獎,褒揚為“早年致力於新文學創作,文風兼具犀利批判與悲憫胸襟,作品至今猶為文學批評界重視;其後專攻古典文學研究,闡揚文化精義,重要著作《兩漢樂舞考》、《論兩漢散文的演變》、《論唐代士風與文學》等,論斷創新,精微獨到,於傳承文化,功不可沒。”
       看過《文學院》石碑,體認到自己身處一個珍貴的文學現場,細細拜讀後,再往左走,經過老樹綠蔭交錯的綠色隧道,感受微風輕拂,聞著落葉氣息,到達「管理學院」、「法政學院」大樓,這裡是培育經世濟民之士的搖籃,將學問落實於社會,澤被後世;在這樣的理念下,2009年雕塑大師余燈銓的《航向幸福》應運而生,其創作動機源於幸福的生活感受,微微的風拂在臉上、身上、心上,就像幸福穿梭在你我之間、緊緊擁抱,我站在船頭遙望遠方,象徵著幸福即將到岸;從船上大人、小孩引頸企盼的神情,可知迎接的是不遠之處的幸福所在,從中突顯了社會科學的重要性。
       「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每件藝術品透過創作者的熱情渲染,將空間凝聚成為過去、現在與未來,闡述著這即將迎接百年校慶的學城,對莘莘學子的殷切期望與教育精神,此次僅以涂維政《中流砥柱—中興傳奇》,王靜芝、陳其銓、汪中及杜忠誥《孔學要旨刻石》,臺靜農《文學院》,余燈銓《航向幸福》作為文學藝術融入校園的開端,還有更多藝術亮點座落於學校建築與步道間,等待觀者去察覺,發現興大藝文美學。
 
整理/藝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