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為提升校園藝術氣息,培育兼具人文與科學素養人才 ,自1986年十二月經校務會議決定創設藝術中心,並報請教育部核准成立,由本校張豐吉教授負責籌畫。創辦初期本校同仁克服困難,幸獲許多熱心教育、卓識遠見的藝術家們不斷給予支持和鼓勵,並不時慨贈佳作,始於1988年二月正式成立藝術中心,屬校級一級行政單位,為全國大學之首創。
藝術中心原址於行政大樓四樓,後因空間不足,於1993年十月遷移至可容納4,500人的惠蓀堂四樓,得於惠蓀堂為中部重要展演場地優勢,吸引眾多參觀民眾,在空間規劃分為閱覽室、展覽室、典藏室三部份,面積共達九十餘坪,獲得熱烈迴響。發展沿革至2005年,喬遷新圖書館七樓,以完善的典藏設備,佔地二百坪完整寬敞的展覽空間,容納各類藝術書籍的閱覽室兼辦公室,以及陳其銓書道紀念室的設置,加以地理交通位置的便捷性等,被公認為中部首善的單一展覽館區,定期展示知名藝術家作品,提升校內外師生及民眾的藝術品味,進而帶動學校周邊社區互動與藝術活化發展。
目前中心主要負責籌辦藝術展演、美術推廣教育、文化交流活動與協助校園空間美化,提升師生藝術感知能力,落實美感教育。由專家學者組成顧問、評審委員會推薦審議通過,邀請國內外知名藝術家蒞校展出,檔期多以一個月為度,平均每年規劃八場藝文展覽,創作類型不拘,同時配合學校活動展出與國際交流,舉辦講座、發表會、座談會及工作坊等藝文活動,透過各式網絡和實體宣傳管道,提升藝文資訊傳達率。
同時中心典藏制度周延,深受藝術界的肯定,承國內外藝術家無償捐贈,經校內外專家學者評定為上選,始納入典藏。30年努力至今,累積了書法、國畫、水彩、油畫、膠彩、版畫、雕塑、攝影及工藝等作品千餘件,其中陳其銓教授家屬捐贈墨寶450件,學校特成立書道紀念室,永久珍藏及研究推廣,黃雲溪先生慨捐125件書畫作品及謝紹軒先生慨捐大作與藏品346件,充實典藏,豐富藝教內涵,堪稱大學藝文中心典藏最豐富多元的指標,現藏多位上世紀中期大師作品,如趙春翔、臺靜農、陳其銓…。除了定期展示外,曾赴美、韓等地大學展出,近年更將典藏作品、展覽創作數位化,佳評如潮。
藉由向企業募款,主動訪求藝術家、耆老捐贈藝術文物,皆能有效累增中心典藏之質量藝術中心典藏。繼而援用設計理念,將典藏製成精美文創品,成為代表興大藝術符碼,足可提供校際交流之需,兼有助於國際化形象之提升。目前出版《國立中興大學藝術中心典藏作品集》三冊,募款出版藝術家專輯逾24本,十數種「典藏・文創」製作推廣,擴大了藝術品的交流與效應;同時為能將典藏品活化應用於日用之中,已提供校內多個單位典藏品圖檔,應用於文宣及公共空間布置,提升視覺美感,在興大提倡「以人為本」的理念支持下,藝術中心打造校園藝文氛圍的進程具有指標意義。
近年除展務的持續精進,在重大研究發展上,亦有數項成果:(一)提供陳其銓墨寶,協助大陸文物出版社出版《陳其銓書法集》,認證為近代中國國寶級書法家,為臺灣書法界第一人。(二)與物理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文物保存維護研究發展中心合作修復國際知名前輩畫家趙春翔畫作「夕陽無限」,延長文物壽命,並列入藝術中心典藏。(三)在軟體設備上協助本校計資中心建置視障友善導覽服務的手機應用程式,結合iBeacon微定位運用、Google定位服務機制,回饋區域資訊,並利用語音導覽,達到無障礙參觀目標,完善的手機導覽功能,加強使用者對藝術作品的了解,擴大展覽能見度與影響力。(四)自2018年起撰寫、邀稿藝文相關賞析文章,刊登於學校《興大簡訊》,透過文字及畫作,期讓讀者能更加瞭解藝術創作背景及理念。
興大校園優美,加以藝術裝置點綴,更添校內人文氣息,故中心協助規劃部分景觀設計。如2001年所製《孔學要旨刻石》羅致大師陳其銓、汪中、杜忠誥、王靜芝四人手筆,書寫進德修業之道,成為地標,常應用於文宣,為各大學絕無僅有之創舉。惠蓀堂內集校友書法家所寫15公尺長《湯故校長惠蓀週會講詞》,以及高10公尺的《惠蓀堂聯》,展現了名家揮毫的氣勢,成為興大悠久校史的文化氣脈表徵。現校園座落雕塑涂維政《中興傳奇》、余燈銓《航向幸福》、洪易《動物植物很快活》、人文大樓《心之森》等,多從近年大樓興建公共藝術所得之作品,水準甚高,屢獲專家肯定。另行政大樓每年裝置十公尺春聯,聯句與書法俱由校友書法家所襄贊,允為國內大學獨一無二之巨觀。近年更獲知名雕塑家楊上峰、陳冠勳無償捐贈興大百年意象《躍升》、《深耕》設計,校友贊助製成實體,裝置於行政大樓前兩側草坪,融入環境,增添律動,在「百年深耕,世紀躍升」的理念加持下,切合開放空間藝術與人文互動的關係,為興大獨有裝置。
因本校未設有藝術相關系所,故藝術中心承擔部分藝術教育的功能,積極整合校內外資源,舉辦更多具示範高度的展覽,與課程結合,擴大學生的參與程度,以增廣青年學子的藝文素養,塑造藝術與科學均衡發展的校園環境,且運用豐富典藏與各美術機構交流,提升文化資產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