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多元劇場,體驗人生表演--戲劇推廣系列講座

IMAGE

       當代藝術有更多跨域發展的可能性,其中「戲劇」展現更是多元豐富。藝術中心於11月舉辦了南管戲、京劇、科技藝術與意象劇場等四場戲劇推廣講座,讓大眾不僅能體驗傳統戲曲身段與唱腔之美,更能感受其現代化與跨界合作,甚至AI與感測技術運用,都能讓劇作更融入當代審美,貼近現代人的情感表現。

       首場講座由江之翠劇團李尉慈老師主講,分享南管戲表演內容,現場示範身段與唱腔且帶領體驗。而南管戲又稱梨園戲,唱腔文雅、身段溫婉細緻,近年表現題材與方式更多有突破,如江之翠劇場今年即與窮劇場合作,將傳統劇目《朱弁》演繹使臣朱弁滯留北方敵境成為人質,不屈不降,但敵國雪花公主對他一往深情的故事,交織1950年代一名臺灣政治犯,截然不同生命開展的經歷,演出《感謝公主》新劇,成為跨時空對照反思人性與道德抉擇的感嘆篇章。

       而傳統戲曲的新表現,也展現在京劇,如知名演員李寶春老師創作新編京劇《劉姥姥和王熙鳳》,以獨特的視角演繹書中兩位形象鮮活的女性——劉姥姥俗而不傻,關鍵中顯情義;王熙鳳由盛到衰,體現人生水月鏡花。表述人人心中各自有本《紅樓夢》,人人心中各自有座大觀園。此次興大藝術中心特別邀請演出《劉姥姥和王熙鳳》的臺北新劇團演員、樂師們蒞校舉辦講座,與大家分享京劇的表演魅力、美學講究,以及劇中演員所面臨的各項新挑戰與甘苦談,且實際演出片段並帶領聽眾學習體驗。

       《科技跨藝新型態:未來的表演藝術》則是藝術中心與臺中市屯區藝文中心合作舉辦之「科技藝術」主題講座,邀請科技藝術家暨2023屯區科技跨藝實驗場策展人—詹嘉華老師到校演講,帶領大眾探索科技與表演的融合,如何透過感測科技和AI演算技術,將表演者的情感即時放大,引發深層次情感共鳴,甚或應用到展場規劃,體驗未來表演的無限可能。詹老師先前策畫多項劇作,均展現人與科技、媒體間的交互關係,達到視覺與表演藝術美學的跨域整合,故由此鼓勵學生學會善用科技數位資源,融入文化藝術,闡述出自身創作理念。

       《邁向意象劇場》由「河床劇團」團長兼製作人葉素伶老師主講,打破劇場空間與固定劇本的觀念,原來每個空間都可以是生命櫥窗、推演故事的場域,也都可以是劇場。而「河床劇團」的新戲《被遺忘的》關注1984年間,289名煤礦工人,在接連礦災中喪生的往事。反思這曾推動臺灣經濟奇蹟,卻未被關注的生命,如今又存於多少人的記憶?只剩山徑旁礦區遺址的蛛絲馬跡,仍提醒我們路面下螞蟻隧道般的礦坑,曾是多少血汗故事的場域,如今透過舞蹈、歌唱、馬戲,如「動態雕塑」和「流動畫作」般,讓觀眾在冥想中照見意象。

圖片說明:
左上:  江之翠劇團李尉慈老師,蒞校示範南管戲身段與唱腔,並介紹新戲《感謝公主》,學生們跟著感受其魅力。
左下:京劇推廣講座由臺北新劇團李隆顯老師(老生演員)主講,並由劇中飾演王熙鳳一角的孔玥慈老師(青衣演員)、林璟辰老師(小生演員)、劉尚炫老師(武生演員)、曾筱筑老師(京胡-樂隊)、李鈺靚老師(笛子/三弦/嗩吶-樂隊)輪番上場示範、教學,同時現場還有演唱片段,與觀眾互動頻繁,十分熱鬧。
右上: 科技藝術劇場講座邀請「黑碼藝識」詹嘉華老師主講,老師豐富的參展與表演合作經驗,帶領學生認識科技帶給劇場的多元呈現。現場學生發問踴躍,可見科技與表演融合的吸引力。
右下:「河床劇團」團長葉素伶老師介紹「意象劇場」的創作與演出經驗,並分享製作新劇《被遺忘的》時,走過的礦坑冒險歷程、聽過的挖礦前輩遇險故事,由此構築世代記憶,譜出勞動犧牲者的安魂曲與讚嘆詩。

文、圖/ 藝術中心統整報導
刊登於《興大簡訊》第233期,112/12,第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