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聚珍—藏書票文化展

IMAGE

       從小小一張「藏書票」,窺見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以來,印刷技術發展史的縮影。在十五世紀之前,手抄書籍十分貴重,難以取得,擁有者多為皇室、宗教人士或貴族,為表達其所屬權,製書的修道士將貴族紋章、圖案等刻於木板,轉印於書封上,以作標誌;而後印刷書取代了手抄書,擁有書籍的知識分子便設計出藏書票,貼在書籍的扉頁上,立票留名,成為圖書以外的藝術;及至十八世紀製書工業化,書籍產量大增,大眾開始藏書,更開始收集藏書票,並探析其多變的圖像故事與文字意義,建立起研究系統,讓藏書票由原本實際標示用途,轉變為具有收藏價值的文化藝術。

       藏書票又被稱為「版畫中的珍珠」、「紙上寶石」或「書中蝴蝶」,英文為BOOKPLATE,日本稱為「書票」,貼在書本封面內外,成為圖書的身分證。通用藏書票會以各種圖案大量印製,如拉丁語EX-LIBRIS表示「這是我的書」、「我的圖書館」、「予以藏之」等意,並留下空白處方便購買者寫上姓名,然而,姓名無法完全透露書籍擁有者的身份地位,因此,藏書者往往都會委託藝術家創作專用藏書票,以其職業、興趣、宗教和文化等特點作為題材靈感,展現個人獨特性與原創性;在藝術家悉心安排的各項元素下,呈現票主風格與閱讀態度,藏書票主題逐漸多元,吸引觀者細賞。

       東、西方因為藏書習慣、書籍紙張使用的差異,而有不同的藏書標記,前者以篆刻藝術的藏書章為主,後者則以版畫藝術的藏書票表示,各有千秋,唯一相同處就是珍藏愛書之情。此次藝術中心舉辦「藏書票展」,作品不論是在版種技巧(凹版、凸版、平版)、刻板材質或者構圖題材的擇選,皆多方呈現,雖然作品尺寸不大,製作過程卻和一般版畫無異,且更為精緻,期待透過展覽,帶領大眾領略超過五百年的藏書票歷史風華,歡迎蒞臨共賞!

       藏書票的存在不只是宣示書籍所有權,更串起人與書本間的情感連結,期待未來會有更多藏書票相關的創作,不論是實體或數位,能創造出更多屬於大家的閱讀記憶。

藏品圖說:
上: 此作品為1934年日本藏書票協會發行《第二書票集》(昭和九年刊)封面書票,上面印有仕女因白天家事繁忙,難得夜晚挑燈夜讀的優雅神情。藏書票上刻有漢字、日本、英文。
下左: 〈天使與徽章〉是德國勃蘭伯登家族特別為贈書給修道院所製作的藏書票。此作品在德國凱滋賽因僧院發現,創作年代應於1470年至1480年間,據傳為世界最古老的藏書票。
下中: 日治時期臺灣藏書票推廣中,最大功臣是文學家西川滿先生,其居於臺灣期間,受地方士紳望族邀約,創作甚豐。此書票為藏家在屏東集得,書票用水印套色,中有一天真孩童,兩旁印有一副對聯「日月兩輪天地眼,詩書萬卷聖賢心。」橫幅框中刻上「滿」字,周遭為美麗的雕花框。
下右: 臺灣對藏書票的認識,是受到日本近代化教育影響,最早的藏書票於1935年,由臺北帝國大學圖書館首次公開,刊行於書物展望雜誌,內容是臺灣原住民圖騰,中央留二空白方格,一可填寫書籍與書架編碼,二可蓋臺北帝國大學圖書印,版印部分有學校名稱和EXLIBRIS(書票),不拘泥於西方設計,併將東方藏書章習慣與藏書票合而為一。

 
文/ 藝術中心統整報導
圖/ 郭双富提供
刊登於《興大簡訊》第236期,113/05,第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