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興大典藏之美_系列五

IMAGE

       「藝術」的呈現具有多重面向,可以將現存事物以各類媒材再現,也可以構築出不存在的想像;處理外在於人的世界,也表現出內在感悟,刺激著藝術家創作,也刺激著觀者引發共感。此次「看見興大典藏之美」系列,引述藝術家所處時代背景、創作歷程與作品賞析,分享三位揉合中西藝術風格,將藝術融於生命的典範ー王攀元、馬電飛及陳景容。

       王攀元(1909-2017),中國江蘇望族子弟,畢業於上海美專,師承劉海粟、潘天壽等人。1949年遷臺,執教於宜蘭羅東中學,一生鍾情於藝術創作,獲獎無數,作品典藏於國內外多所藝文機構。1961年與畫友共組「蘭陽畫會」,2003年時報公司發行傳記《孤獨情深》,2014年出版回憶錄《老天爺的劇本》。自1966年臺北國際畫廊首展後,陸續於各地展出,佳評如潮。

       艱困的人生經歷是王攀元創作豐沛的養分,滄桑苦澀反映其生命真切的感受。象徵孤獨的影像如孤帆、老者、單飛的雁,在一望無際的天地間,虛空中揉合了多少的鄉愁與回憶。繪畫媒材包含水彩、油畫與水墨,無論單色或色調層次豐富的畫作,畫風極具東方幽靜、空靈的美學特質。作品〈皆不是〉深淺變化的褐色似大地、亦似水面,遙遙相望的人與小船在朦朧間顯現,寧靜之中充滿孤寂的美感。幾近單色的表現形式與簡約的筆觸造形,以極少的元素創造寬廣的空間與動人的張力。

       馬電飛(1915-1993),生於江蘇鹽城。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今中國美術學院)畢業,師承林風眠、潘天壽、關良等名師。1947年遷臺,擔任臺南工學院(今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教授,並於臺南社教館教授西畫,編寫中學美術教科書、《水彩畫研究》等書,畢生致力於水彩藝術創作與教育。作品入選倫敦皇家水彩畫家學院畫展、法國巴黎藝術家沙龍,自1960年個展後,國內外展覽邀約不斷。

       馬電飛畫作風格及技巧多變,從寫實至抽象,不拘泥於固定形式;為探究水彩藝術,深入研究繪畫材料、水分暈染技巧等,運用東方宣紙、彩墨等的媒材特性,融會中西繪畫的特質,強調東方氣韻之美,開創獨到的創新風格。作品「疏林夕照」以西方水彩融合水墨筆法,結合兩種媒材之特長。畫題呈現林間枝葉繁茂、大地草木欣榮的景色,豐富的色調渲染日落西下的天幕。在暮色之中,返家的農人結束一天的辛勞,歸途有美景相隨,顯現樸實之中閒適自在的意境。

       陳景容(1934- ),生於臺灣彰化。畢業於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武藏野美術大學、東京學藝大學、東京藝術大學壁畫研究所。曾任教於國立藝專(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中國文化學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等,並與師大校友成立「五月畫會」。作品獲國內外知名獎項無數,並應邀中、日、法等地展出,專長油畫、素描、壁畫、嵌畫、蛋彩畫、銅版畫及石版畫,其紮實的素描基礎深植在其藝術創作中,是臺灣「超現實主義」的代表,另馬賽克藝術亦是臺灣少見的創作技法與形式。

       陳景容畫風以穩定的構圖,低彩度、沉穩的色調,表現寧靜神祕的氛圍,堅持個人的創作理念,畫筆下的人物削瘦、風景蕭瑟,包圍在灰冷色之中蘊含憂傷孤寂,引領觀者進入畫中世界。作品〈海邊雕像〉從前景海岸、海平面、遠處山丘,構成平穩的構圖。散置的靜物與石膏像、波動的海水與天空飄浮的雲,靜中有動。純粹的藍、褐色調,象徵的枯枝與殘木、石膏像哀愁的神情,為畫作注入細膩的人性情感。


作品圖說 :
左- 王攀元複合媒材〈皆不是〉
右上- 馬電飛水墨〈疏林夕照〉,1987
右下- 陳景容素描〈海邊雕像〉

羅一慧 / 興大藝術中心前助理研究員撰文
刊登於《興大簡訊》第221期,111/06,第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