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興大學藝術中心典藏之美

IMAGE

       藝術面貌隨著時代演進,融匯出文化價值,成為涵古納今的主體意識。因此一件藝術作品可視為一份歷史資料,體現了藝術家所處時代的價值判斷、意識形態及記述限制,其文化價值無法單就觀眾數量來衡量。珍貴的「典藏作品」不僅在藝術市場有實質上的經濟價值,在藝術本質上更是當代社會及世代傳承的重要文化資產。

       本校於民國77年成立「藝術中心」,為全國大學首創,平均每年規劃七至八場展覽,邀請多位知名藝術家蒞校展出,並不定期舉辦講座、座談會、工作坊等藝文活動。同時,中心對藝術品的收藏質量與應用具有周延的制度,深受藝術界的肯定,承國內外藝術家無償捐贈,經校內外專家學者評定為上選,始納入典藏;30多年努力至今,累積了書畫、水彩、油畫、膠彩、版畫、雕塑、攝影及工藝等作品千餘件,豐富多元的藝教內涵,堪稱大學藝文中心前端指標。

       除了定期舉辦「典藏作品展」外,中心透過出版《國立中興大學藝術中心典藏作品集》來展現逐年典藏成果,截至民國100年已出版三冊,包括趙春翔、于右任、臺靜農、王攀元、陳其銓、楊英風、歐豪年、李轂摩等大師作品;為能持續拓展典藏品能見度,中心即將編印《國立中興大學藝術中心典藏作品集》第四冊並舉辦展覽,將十二年來典藏之藝術作品進行入藏、收存與推廣,期望能運用中心豐富的典藏與各方交流,邁向典藏資訊公開的文化平權理想,提升文化資產效益。

       近年在典藏應用上,中心援用設計理念,將典藏製成十數種精美「典藏・文創」品,成為代表興大藝術符碼,提供校際交流所需,兼有助於國際化形象的提升,擴大了藝術品的交流與效應。同時也提供校內多個單位典藏圖檔,應用於期刊、文宣及公共空間之布置,提升視覺美感,將藝術典藏融入校園日常中,在興大提倡「以人為本」的理念下,打造校園藝文氛圍。

       將典藏的藝術作品轉換為展覽、研究、推廣等多元面向發展,其所代表的意義是典藏本質價值的轉換與再創造,這樣的有效利用,成為與觀者及未來世代交流傳承的關鍵媒介,其中充滿了各種可能性的開發及跨領域的視野,歡迎大家蒞臨欣賞並給予指教。

作品圖說:
上左: 歐豪年水墨〈歲寒三友〉,2018,興大藝術中心典藏。
上右: 蔡榮祐陶藝〈柴燒圓滿〉,2021,興大藝術中心典藏。
中: 莊靈攝影〈省立農學院教室走廊〉,1950’,興大藝術中心典藏。
下左: 李轂摩水墨〈種瓜得瓜〉,2019,興大藝術中心典藏。
下右: 民國95年,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黃光男校長由陳欽忠主任陪同參觀興大藝術中心典藏室。

文、圖/ 藝術中心統整報導
刊登於《興大簡訊》第229期,112/06,第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