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大典藏之美 -系列二

IMAGE

       興大藝術中心於民國七十七年成立,為全國大學首創,除籌辦藝術展覽、推廣美術教育、文化交流與協助校園美化外,「典藏」也是重要核心之一,經過多年努力,各類藝術藏品已逾千件,豐富多元,此次分舉攝影名家張敬德、臺灣公共藝術先驅楊英風及道之畫楊秋忠作品賞析,帶領觀者進入藝術的殿堂,了解藝術家生平,將專業融合創作,達到獨有藝術風格。
       建築師張敬德(1917-2007)出生於上海,曾執教於淡江大學建築系,擅長並致力於提倡建築攝影藝術,建立國際攝影學會間的結誼交流,並榮獲多國職業攝影學院榮譽學位殊榮,開啟了臺灣建築藝術及攝影藝術的跨域融合。在早期相機還不普遍的年代,常可見他背著大型專業相機、腳架及無數的膠捲,行走各地,拍下各方建築之美,認真紀錄的成果一沖洗就是超過百張的底片,堅信好的作品就在其一,就是這樣對美的要求,將對建築獨到的美學觀點應用到攝影,著有《建築攝影》、《實用建築攝影》、《攝影創作實例》等。

       建築攝影與一般風景攝影不同,除須考慮構圖與空間,更要突顯立體建築的結構與特色,其建築攝影作品以視角取捨、巧妙構圖、時間光線、氣候變化等,產生獨特氛圍及整體美感,藉由精湛技術並歷經多次拍攝,呈現建築的完美特質。其作品「巴黎瑪特靈廟」取景於紀念拿破崙戰役勝利的瑪特靈廟前,為新古典主義風格教堂。以正面的角度拍攝建築全景,黑白照片以其特有風格,將天空的深沉如墨對比建築純粹的灰白,詮釋瑪特靈廟穩重、莊嚴的神聖意境。
       國際知名雕塑家楊英風(1926-1997)在鍾靈毓秀的宜蘭成長,日日與山水為伍,藝術的心就在泥塑及剪紙中生根萌芽。先後就學於日本、北平、及臺灣,並在六十年代前往義大利進行藝術研究,體認到東、西文化對美學的差異,捨西方科技及物質的過度使用與發展,漸漸領悟東方師法自然、和諧共生的哲理,為臺灣首位銅章雕塑家。自1956年首展後,國內外邀約不斷,一生創作漫畫、版畫、雕刻、雷射藝術、景觀與建築規劃等各類藝術作品千餘件,獲殊榮無數,且設計規劃多件景觀雕塑與造景藝術,佇立於世界各地廣場及街頭,出版二十餘冊藝術作品文集。
其作品除紀錄生動寫實的生活,也將空靈意境,轉化為抽象造型語言,呼應藝術形虛質實、妙化萬有的精神,進而寓中國生態美學及佛家哲思於先進、現代的材質,簡潔的抽象造型中,將周遭環境與觀者納入作品中,十分切合公共藝術的精神,提昇環境品質,如同他的字「呦呦」,取《詩經》中「鹿覓得甘泉,以鹿鳴呼朋引伴,共享清流」為意,以奉獻、讚頌的精神,試圖為這個時代塑造超越時空的文化永恆意象。
       楊英風創作以天人合一、物我交融等之中國思想為本,運用東方美學思維,結合西方的造型觀念,從傳統與現代中開創新局。寫實與抽象兼具,「景觀雕塑」強調景觀與環境空間的呼應。引進雷射藝術科技、以不銹鋼材質雕塑聞名,創作面向豐富多元。其作品「水袖」原為1970日本「大阪萬國博覽會」中華民國館所設計,可惜並未被採用。波動的造型展現傳統京戲水袖的飛舞的意象,剛硬的線條嶄露山川強而有力的勁道。雕塑將自然意象與人文精神融鑄一體,傳達大器雄渾的美感。
       「做實驗和作畫是一樣的,創新很重要,每個畫作都是我精采的實驗。」興大土環系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楊秋忠(1948~ )出生於地靈人傑的南投縣農村家庭,對於農務並不陌生,並從中發展對土壤的熱愛,進而專注於有機質肥料研究,提升農業效益,回饋社會。在堅持學術的道路上,已榮獲獎項無數,但鮮少人注意到,楊教授不凡的學術成就背後,也從事著藝術創作,將自己的理念融入作品,不刻意限定主題,也不構圖,強調自然無為,所有畫作皆未命名,讓觀者隨自己心境解讀,展現出獨樹一格的無題水彩畫意境,也是科學與人文並行的典範,已多次應邀參加聯展及舉辦個展。
       雖無藝術相關背景,但其以科學實驗之精神,嘗試藉由紙杯、滴管作畫,掌握水彩水分的滴流暈染。亦將土壤混入顏料中作畫,風格獨特於2004獲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創作畫法之發明專利証書。創作立論有道之畫論、Daiopainting Openism (開放派創論)、自然畫論等。自號「石水山人」,結合道家之哲學精神,以無為、自然等開放觀點創作,給予觀者自由想像之空間。楊院士作品「無題」運用水彩流動、渲染的效果,展現自然有機、和諧的氣息,留白之處似雪亦似湖面光影,任由觀賞者心領神會。以色彩濃郁簡約的線條,水平延伸出深遠的空間感,對比遠景淡色層疊,更顯東方文人水墨般 空靈之意境。
       見微而知著,從興大典藏的攝影、雕塑、水彩,共三幅作品出發,感受藝術家將自身的專業及生活經驗帶入創作,凝聚出跨領域獨有的美感,加深作品內涵及多變風格,其創作歷程中,無論是融合攝影與建築、雕塑與自然或水彩與科學,從不同角度看藝術,創作也可以說故事,無論從題材、技法與創意著墨,皆實踐「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的理想。

文/ 羅一慧  興大藝術中心前助理研究員
刊登於
《興大簡訊》第191期,107/10,第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