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宏勉・林淑女書畫篆刻展

IMAGE

       成長於民風純樸的嘉義縣朴子鎮,陳宏勉一切的作為都有著草根性格的特質;進入藝專雕塑科後,吸引他在古典和現代,平面、空間、景觀、裝置等做相當的認識及思考,甚至是批判。在日常中,毛筆習慣性的演練和本體根本結構性的感動,使他往自體的中國東方美學和哲學做漸進式的深入研究和實踐;而傳統文人風骨的梁乃予、李猷、王壯為、曾紹杰、臺靜農諸先生的影響,更具關鍵。

       陳宏勉的畫以寫意的山水為主(圖1),有出奇的沈靜、穩重,有日本「枯山水」的氣氛,有禪定的味道。他的山水以渾圓的造形居多,即使是雄壯的大山,也是以近乎平頂的長方形構圖為主,而且通常會有支脈做為支撐,因此,在他的畫中,我們看不到陡峭,看不到險惡。
書法上,陳宏勉的狂放更能恣意的揮灑。雖然也有工穩篆、隸之作,線條已然不耐拘束;而在行草中,充分展現他喜歡左凸右旁,橫衝直撞,東奔西跑,無罣無礙,任性而為的特質。
       兩人的篆刻均出梁乃予先生意古樓門下,也是姻緣的開始。後來林淑女又親受業於以印藝邃密著稱之曾紹杰先生,婚後更與曾氏密邇,得益不淺,印風逆異緊澀、凝練遒麗。陳宏勉之印,早期者樸拙雄渾,大刀闊斧力可拔山,後來者漸斂恣肆,兼有纖巧秀麗之態,於是工寫並濟。
林淑女的畫作(圖2),在細膩的筆調下,形成頗為詩意的繪畫效果,讓人想起宋代水墨繪畫表現的時代精神中,頗為重要的寫實主義質素;客觀的觀察對象的創作方法和參與真實生活的創作態度,使得作品如實地表現了生活中的發現,也體現了對生活的觀照。在材料上的用心和研究,最直接地顯現她的創作態度與方法,符合了現實主義的這條脈絡,而抱持著一種研究的態度,更使得她的作品具有紮實的功底,並且不會因為陌生而受到材料、技術的限制。
       相對於陳宏勉創作是由觀念性開展出繪畫的視覺意象,而林淑女在處理畫面的視覺意象時,更輕易地掌握住對象的細膩變化並賦予這些對象詩意的、抒情的、文學性的筆調。陳宏勉的創作觀是藉由山川、雲霧、樹石等自然景觀,對大環境產生外放式的觀照,而林淑女則在花卉、翎毛和自然中的小角落裡,更貼近自己的內心和她自己創作心路的反芻與整理。一位以山水的意象,陳述某些對自然、環境,甚至是生命的情意,另一位,則以變幻的生命形態,記敘自己的愛戀與心緒的情狀。
       林淑女順手即可將眼睛所見的物象,由精微準確,超過實景寫生的影象,清楚的帶入自己的結構感情,幾根細微的線條,即可由觀者的眼睛直接進人內心深處,在她的畫上,所有複雜化的理論似乎都是多餘了,直入心坎的憾動,又豈是穿鑿附會還摸不著邊的藝術,所能比較的。
       兩人在創作上潛沉力耕,彼此相學,為共切磋,於民國71年邀集篆刻界青年菁英組成「印證小集」,84改組為「台灣印社」,俱為中堅,同以宣揚書畫篆刻藝術為職志,作育後起藝術人才。積極參與各種藝文推廣活動,設帳課徒,個展、聯展的相觀而善;各大賽事、美展評審的引領風會;藝術評論、研究專文的庚續發表,如對前輩大師吳梅嶺、陳雲程、王壯為、曾紹杰等論述,書理條析,深入淺出,揭大師藝術創作過程及不為人知的秘事,發人所未論,成為藝壇後學參閱的重要資料。「君香室」男女主人彼此接納異同,找尋一個共通的源,長久的相互支持及成長中,成就了彼此心中的桃花源,也是今天呈現在大家眼前的圓滿,更是能持續的因。兩人正是互補、互喜、互持,「和而不同」的典範。
       值茲中興大學百年校慶,藝術中心邀請百年好合的君香室藝侶展出書畫篆刻,不啻更添佳話。兩人在「西風」橫行、「現代」至上的文化情境中成長;但是,在藝術創作的路上,他們卻都選擇了一條古老的幽徑:中國的篆刻和書畫。與古為新,揮灑著各所感悟的時代風貌。歡迎大家一起來領受這既現代又傳統的人文饗宴。(「陳宏勉・林淑女書畫篆刻展」自108年12月5日至109年1月4日,於中興大學藝術中心展出。)

文/ 姚吉聰 
刊登於《興大簡訊》第200期,108/11,第壹版。